电影《舌尖上的新年》你看了吗?剧透一下,看之前请一定吃饱喝足!否则你会感受到来自荧幕的深深的“饿”意…△海报做得这么赤裸裸的挑衅也是醉了△从荧幕中扑过来的美食,太虐了…这些大家感兴趣的菜肴,大多注重食材原汁原味,抑或是特别善加利用材料的美味。用概括中心思想的方式来说,就是觉得偶们老祖宗真是太牛了、太有创造性了,不管是看起来多么不搭界的食物,就是能放在一起做出一道碰撞出意想不到滋味的美食……所以,今天干脆来点实惠的,你一直对“舌尖”系列的美食垂涎三尺吗?想自己动手做吗?或者是想知道这些民间美食背后的故事吗?请往下拉,我们精心挑选了大电影里几道特别的美食详解!1腌咸蠘(jie)还记得《来自星星的你》吧,里面全智贤女神跳着脚也要吃的酱螃蟹,和这道菜有点像,不过来自潮汕的腌咸蠘看起来更简单一些,也更重视螃蟹的原汁原味。《舌尖上的新年》上说这道菜,从宋朝时就开始流行了。简单来说,它就是生腌梭子蟹,把螃蟹洗好吐完沙子,然后用酱油、糖、酒腌制生蟹一段时间,等螃蟹入味后把它从酱油中取出,冻在冰箱里,等想吃的时候从冰箱里拿出来“立等可吃”。电影里,就看一只大螃蟹被摆在案板上来,飞刀刷刷几下,完整的一只蟹就被大卸八块,透亮的肉和浓郁的蟹黄闪着光想要冲出屏幕,让人恨不得张嘴直接啃一口。电影里面形容这道菜是“海鲜冰淇淋”,小编没有吃过潮汕人做的,倒是吃过浙江有些类似的呛蟹,呛蟹的蟹肉吃起来口感确实有点像冰淇淋,绵软的,一口咬下去偶尔还会有冰碴子的口感,蟹黄呢,则像添加在冰淇淋的果肉,入口即化,鲜得不要不要的。虽然有点咸,但仍让人欲罢不能,配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白米饭,那味道真的无法形容。我想腌咸蠘大抵应该也是如此。这种烹饪方法,是看起来最原始的方法,不需要动一点明火,就保留螃蟹最好的鲜味,真是忍不住舔着嘴对古人竖起个大拇指。2鲢鱼冻小时候,家里吃了红烧鱼后剩下的汤汁是绝对不能倒掉的!!!剩下的汤底放进冰箱,第二天早上吃面条的时候,舀一勺子已经凝固成果冻状的鱼汤在热乎乎的面条上,拌匀面条开吃,那沁入了鱼香味的面条吃一口就让觉得有幸福的满足感。这种吃法,算是不自觉地自我摸索,而安徽霍山的鲢鱼冻就是有意为之的创作了。《舌尖上的新年》说,鲢鱼冻的诞生和民间习俗大年初一不能动火相关。片中的鲢鱼冻用的是安徽霍山当地的腌制鲢鱼,鱼切块下锅子煎出油,再加高汤炖煮,鱼的油脂溶解在汤中,再加入一些鱼肉和黄豆,最后汤汁变得浓稠直至凝固成果冻状。有心的话,甚至可以把鱼冻用模子做成鱼状,大年初一不能动火的时候,从冰箱里端出凝固成型的鱼冻,将鱼冻放在白米饭上,凝固的鱼冻碰上米饭的热气,迅速融化,汤汁渗透到每一粒米饭中,米饭和鱼汤鱼肉混合,粒粒饱满,皆是美味。这只是普通的非常易得的鱼,却用一种不同的方法,变成了一道看似简朴,却满含工夫和心思的食物,让遵循老传统的,不能在初一吃上热食的人们,也能在那天吃上暖暖的一碗鱼拌饭,该是多么幸福的事。3柚子酿变废为宝也是一种技能。《舌尖上的新年》中比较让人意外的一道菜是来自广西酿菜里的柚子酿,从不知道柚子皮这种口感颇为苦涩的东西经过处理还能变成一道菜,有点神。酿即为塞的意思,多是将猪肉等剁碎做成馅料,然后塞到另一种食材中。片中,广西人把这种“酿”菜发挥到极致,似乎没有什么东西不可以包裹肉馅,更是不怕麻烦地把螺蛳肉从田螺里抠出,剁碎,加入猪肉和荸荠再塞回螺丝壳里爆炒成一道新的菜。广西是盛产柚子的地方,而柚子皮也成为酿菜的一种材料。柚子皮去掉最外面一层,只留白色部分,入水去掉苦味,然后再切成小块,刀割一缝,中间塞入肉馅。做成的柚子酿用高汤煨煮,直至柚皮飘出清香,颜色透亮。端上桌一看,没吃过的人或许根本分辨不出来它是冬瓜还是萝卜。酿菜在中国许多地方都有,每个地方都因地制宜地选取当地方便获取的食材,苦瓜、豆皮、豆腐、茄子、藕甚至西红柿都可以被当做酿菜的皮,当一荤一素两种或更多的食材被搭配在一起,新的融合的味道就诞生,小编觉得这象征着我们文化中的兼容并包。而对于吃货如我来说,一口塞进嘴里的东西,能有两种以上食物的味道,肉汁迸入口中时还有清香或酸甜的口感,那才是我爱酿菜的终极原因。4红蟳米糕每个地方的重要节庆里,都有一道特色菜,有没有发现许多这种特色菜都是和糯米有关的蒸菜。它们都是非常花心思的菜肴,仅仅原材料就可能多达10种,而做功更是繁复琐碎,涉及到切、磨、炒、煎、蒸等各种工序,或许是太费功夫,也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刻被细心烹制,端上桌来。红蟳米糕是台南年节里的一道大菜,红蟳是青蟹,做这道菜要选最肥美的蟹。米糕用糯米加入炒制好的五花肉丝、香菇丝、鱿鱼丝和海米混合而成。做好的米糕放在垫好荷叶的蒸笼中,上面再放一只肉多膏丰的红蟳一起蒸,螃蟹的油脂在蒸的过程中流入米糕。当大家围坐一团争先恐后地揭开蒸笼时,糯米的香,螃蟹的鲜,肯定会一股脑地冲进鼻腔,随后揭开蟹盖,色泽艳丽的黄膏又立马刺激着人的味蕾……我咽了咽口水,看着电影里的红蟳米糕的特写镜头,脑补了以上色香味俱全的画面,哀怨地说:“好想吃。”5糖瓜茶泡要说《舌尖上的新年》里最有技术含量的吃食,恐怕是糖瓜和茶泡,他们分别来自山东和广西。糖瓜其实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吃过的麦芽糖,小编记得小时候在学校门口,两毛钱就能买一截~而茶泡则是冬瓜糖。电影里糖瓜在山东莱芜只有过年才有卖,制作糖瓜的也都是老年人。它的制作过程颇为复杂,拔糖更是一种体力活,只见头发花白的男人们全都赤着膊,要几人合力,挥汗如雨才能把麦芽糖“拔”出长长的一条,再把两片长条状糖严丝合缝地整合成一个空心圆柱状,并趁热用绳子扎成一节一节的瓜状。整个过程考验体力、耐热力和灵巧度,其中包含的技术含量绝不亚于人工艺人的技能。茶泡在电影里就没有细致地讲其制作过程,反正制作人要像制作木雕一样,在绵软的冬瓜上雕刻出各种花纹,其中困难程度就看图脑补吧,我没见过也是用语言无法描述的。
这两样食物都是将原料用到极致的代表,而且制作过程技术含量高,传承人似乎也很少,很像即将濒临灭绝的那类手工艺品。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真的只能在电影里看到它的身影了。
怎么样?今年的年夜饭是否会出现上面哪一款美食呢?
(内容来源:网络)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ibeizx.com/hbsms/14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