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

淮北民间艺术丨泥塑


濉溪老城石板街尽头,一条小巷深处。有着这么一个院子。

这里就是李建东老师的工作室——淮北民间艺术研究院。李老师说这是祖传的手艺,以前是由自己的父亲在做,他的父亲就是有着“泥塑李”之称的李正卿老人,现在传到了自己的手里。走进去,琳琅满目的作品排列在展架上。

我国传统泥塑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是古代劳动人民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从发明到完善不断演变、发展和提高,逐步走向成熟。

淮北民间泥塑年入选淮北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年,李正卿泥塑工作室成为淮北市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年,在第二届安徽民俗文化节上,泥塑应邀参展;年入选安徽省政府公布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很多人都以为泥塑就是玩泥巴,做泥塑,不是随便摸块泥就行,其实泥塑也有很多讲究,比如泥塑用的泥土就得是地表以下五米深的黄胶泥,经过不断揉打并加入棉絮以及稻草,以增加泥土的粘性。这种泥细、纯、干后不容易开裂。

民间泥塑没有样本、没有图纸,也没有固定的模型,造型、神态全在脑子里,手随心动。“所以,赋予泥土生命的不是玲珑指,而是七巧心。

民间泥塑是人们塑造万物形态最早的表达方式之一。它出身黄土,一身“乡土气息”,却汇聚着人类创作智慧和大地灵性的特质,让它注定走向民间艺术的殿堂,成为工艺美学里一门独立的艺术类别。

为扩大泥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濉溪县文化部门将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推介及参展活动,在传承非遗技艺的同时,推荐泥塑冲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年来,研究院与我市一些中小学校合作,把民间泥塑艺术送进校园,在学校开办兴趣班,让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到泥塑,了解泥塑。其实更深的是希望我们传承了几千年的泥塑文化能够继续发扬光大,让更多的民众欣赏传承!

泥塑艺术家风采

李建东,年出生于濉溪县临涣镇井营孜村民间艺人世家,为本系第七代传人。童年时期随父(李正卿)学扎纸、泥塑等民间手工艺术,年随父在本县梆剧团待业,其间任舞台美术职工,年剧团被撤消后,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并经营着扎制龙灯竹马、花轿及泥塑等手工艺,经过十几年的实践和深造,年至年的几年间独立完成了近10乘花轿的制作并投入市场传统婚礼的出售及出租,收效很好,特别是在泥塑方面的成就较为显著,完全掌握了民间泥塑的制作流程和技法,年至年先后创作了孔子、老子及钟馗等古代人物8尊,年又创作了对牛弹琴、司马光击缸及将相和等寓言故事小型作品10余件,年在父亲的指导下又为临涣文昌宫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成功塑造了大型群雕《支前》,年为充实工作室的作品又塑造了如来佛像和四大金刚等,同年还协助父亲为濉溪县赵集《相王庙》塑造了柳展雄等庙神三尊,目前正在紧张地为黄山民俗博物馆创作塑造《轩辕车》民俗文化场景一组22人物的作品,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努力着。

总期第五期

淮北第一综艺微刊,传播淮北文化、艺术、美学精品,追求唯美、健康,格调高雅、清新脱俗。主办:淮北报业文化传媒集团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







































白癜风药膏
SEO/SEO主管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ibeizx.com/hbshj/900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