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

淮北麻鸡


俗称宿县麻鸡、符离鸡等,属兼用型地方品种。淮北麻鸡原产地和中心产区为安徽省宿州市,主要分布于宿州市、淮北市及濉溪、萧县、灵璧等县。

一、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宿州市位于北纬33o18’~34o38’、东经o09’~o10’,地处安徽省北部、黄淮平原南端,海拔0~40m。年平均气温15.7℃,最高气温40℃,最低气温-15℃;无霜期天。年降水量~mm,相对湿度70%。年平均日照时数h。四季分明、雨量适中、无霜期长、日照充足,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甘薯、花生、棉花等。

二、品种来源与变化

(一)品种形成

淮北麻鸡是淮北平原人民经过长期选育和自然驯化形成的一个独特的优良地方品种,是当地农民传统的家禽饲养品种。淮北麻鸡是制作符离集烧鸡的主要原料,

从彭祖烹鸡术的发明到徐州狮子山汉墓出土的“古符离县贡鸡”,再到烧鸡大师韩景玉首创符离集烧鸡的佐料配方和卤制技术,其历史源远流长,并形成现代名牌产品。

(二)群体数量及变化情况

20世纪70年代前,产区淮北麻鸡年饲养量约1万只,70年代中期后年存栏量80万只。年宿州市和淮北市饲养量约30万只,年饲养量约万只。

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建立了一系列的现代化孵化场,并大批量引进孵化淮南鸡,淮南鸡与本地麻鸡混养杂交,且作为符离集烧鸡的正宗原料,使纯种麻鸡存栏量逐渐下降,纯种日益减少。

三、品种特征和性能

(一)体型外貌特征

1.外貌特征淮北麻鸡体型较小,体躯窄,体格匀称、紧凑,羽毛丰满。头较小,少数为凤头。喙呈铁青色。单冠直立,冠齿6~8个,冠、耳、脸均呈红色。虹彩呈黄褐色,胫呈黑色。

公鸡羽毛呈黄色,尾羽、主翼羽呈黑色且具有青铜色光泽,全身被金黄色羽。母鸡羽毛呈麻黄色,尾羽、主翼羽呈黑色,全身羽毛呈麻黄色。雏鸡绒毛呈淡黄色,有少量灰绒和黑绒背脊。

(二)生产性能

1.肉用性能在地面垫料平养,常规饲养管理条件下,淮北麻鸡12周龄鸡平均体重.5g,育雏期(初生至5周龄)成活率95%。淮北麻鸡生长期不同阶段体重见表2,屠宰性能见表3。

2.蛋品质淮北麻鸡蛋品质测定结果见表4。

3.繁殖性能淮北麻鸡~日龄开产,年产蛋数~个,日龄蛋重44~46g。在公、母鸡配比为1:12~15条件下,种蛋受精率90%~93%。母鸡就巢性较强,就巢率达14.2%。

四、品种保护和研究利用

(一)保种方式

采用保护区和保种场保护。年后安徽省宿州市徼香源食品有限公司承担淮北麻鸡保种任务,现存核心群种鸡约只。淮北麻鸡现有种鸡场2个,年存栏种鸡约2.5万只。

(二)选育利用

20世纪80年代,原宿州地区科委就开展了淮北麻鸡的提纯、选育工作;年埇桥区畜牧水产局、宿州市徽香源食品有限公司开始了种鸡选育工作。选育工作立足于麻鸡品种保种、本品种选育和提纯复壮,重点保持麻鸡的本品种特征和优良性状。采用常规选育方法提高麻鸡的繁殖率,重视选育过程中对高产品系的选留。在提纯选育的同时开展配套杂交利用,公司现存栏淮北麻鸡核心群种鸡约只,扩繁群种鸡约只,年繁育原种苗鸡约万只。

五、品种评价

淮北麻鸡属兼用型的小型麻鸡,具有耐粗饲、肉质良好、适应强等优点,是生产符离烧鸡的首选品种。但其存在生长缓慢、饲料转化比低、整齐度差等缺点,今后应针对该品种鸡的缺点,加强选育,提高其生产性能。

技术咨询

点击加







































北京中科医院正规吗
北京治疗白癜风全套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ibeizx.com/hbshj/899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