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文化的盛事
王超
修志著史,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五千多年来,中华民族共同创造和传承了悠久的历史文化。其中蕴含着许多治国安邦的道理,也揭示了今天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正所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基于此认识,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组织力量,历经三载,编篡出版了《淮北历史文化丛书》,包括《淮北风物志》《淮北柳孜遗址志》《淮北相山志》《淮北水志》《淮北诗文集萃》等书籍。这是淮北文化的一件大事,更是一件盛事。
淮北人杰地灵。有史以来,一代又一代勤劳勇敢的人民在这片热土上披荆斩棘,上下求索,以其深邃的思想,卓越的智慧,独特的灵性,过人的才情,创造出极其璀灿的地方文化,为我们留下极为宝贵的文化遗产。翻开淮北历史的长卷,步入淮北文化的长廊,这里有多年的新时器时代历史遗址,有商部落首领相土率族人定居的千年古城,有隋唐大运河流过的柳孜码头,有金戈铁马的淮海战场,更有颛孙子张、蹇叔、桓谭、嵇康、戴逵、刘开渠等先贤大儒的身影足迹。这些丰富的历史文化,瓜瓞绵延,生生不息,深深地植根于淮北人的血液之中,形成了淮北自强不息、不畏艰难、开放包容、求新求变的文化气质。这种气质,又生动地诠释了淮北地域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境界,成为淮北人民引以为豪的精神财富,更成为淮北日新月异发展的力量之源。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传统文化不是远去的历史,不是抽象的符号,不是过时的皮囊,它是一个城市的“根”与“魂”,是人民创造文明的轨迹。挖掘淮北历史文化,彰显淮北文化底蕴,讲好淮北文化故事,扩大淮北文化影响,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这些年来,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历史传承与现代创新相结合,传统特色与时代特征相融合,以推动淮北高质量转型发展为己任,专心致力于淮北历史文化的研究、传承和利用。借助历史文化这面镜子,着力塑选“文化淮北”新形象,激发社会各界了解淮北、热爱淮北、建设淮北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盛世修史,明时修志。古之所谓方志者,论人述地,所以载一地之疆域、形胜、风土、人物者也。《淮北历史文化丛书》是一部关于淮北历史、地理、文化、风俗、人物的系列丛书。该丛书远溯古代典籍之记载,近考现代之史章,上承前贤之智慧,下集仁者之灼见。呈现给读者的是一幅千年淮北的文化画卷。虽不可云蔚蔚大观,亦可谓荟萃精华,贯通古今,图文并茂,雅俗共赏。然,仅凭一套丛书显然不能承载淮北历史文化的全部内容,也无法诠释它所有的内涵。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有识有志之士投身于淮北历史文化的发掘、研究和传承工作之中,再现淮北历史文化发展的脉络,探索淮北历史文化演进的过程,让优秀的文化遗产服务于当代、惠泽于后世,为淮北这座城市培根铸魂,增光添彩。
(作者为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主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ibeizx.com/hbshj/14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