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爱上羊啊,爱得疯狂,它们穿破世俗的城墙。狼爱上羊啊,爱得疯狂,它们相互搀扶去远方。”

尽管并不高昂的声音被响亮的电吉他掩盖了许多,甚至歌曲因为不熟练的弹奏手法而中断了好几次,刘伟还是完成了代表班组所做的才艺表演——吉他弹唱 《狼爱上羊》。最终,他不仅因此获得了台下热烈的掌声,也为自己所在的综采一区生产一班赢得了一点综合加分。
6月12日,淮北矿业集团朱仙庄矿又一次举行班组风险预控管理竞赛。这个每周四都会举行的例行比赛现在成了矿上人人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比赛的形式采用了很多电视综艺节目的元素,而矿上副总工程师以上的领导更是“逢赛必看”。
所有这些不仅在改变着矿上的最基层单位——班组,也在改变着班组里的每一个人。
舞台上的竞赛
当日举行的比赛,是本年度班组风险预控管理竞赛第二轮第25期比赛。比赛双方为综采一区生产一班和综采预备区生产二班。
随着主持人的一声开始,两个班组在各自班长的带领下来到舞台中央坐定。比赛的第一项内容是成果发布,这个环节主要由班长展示本班组在新班组建设活动中的成果。两个班组长均使用PPT的方式一边展示一边讲述。
一班的班长刘法利从新班组建设带来了班组活力,促进了班组团结,凝聚了战斗力等三个方面逐一展示。二班的班长王鑫则主要讲述班组通过赛马机制比创新、比节约,职工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积极面对公司的经营压力。
成果发布后,主持人从现场观摩者中邀请两人从两个班组中随机抽取两名班组成员考察他们“每人一小课、每人一案例”情况。
53岁的袁绪亮“不幸”被抽中。他文化程度低,新班组建设之前从没使用过电脑。令人惊奇的是,袁绪亮仍然用极快的语速和简单明了的方式说了 “一小课”。接下来的环节是才艺展示。成员相对年轻的一班由刘伟表演一首吉他弹唱《狼爱上羊》。二班也是唱歌,只不过使用的是伴奏带,唱的歌曲也是比一班更加“老化”的《中国人》。
尽管相比较更加高亢的《中国人》的曲调,优美舒缓的《狼爱上羊》似乎有点不太符合现场的气氛,刘伟的表演仍然博得了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一名熟悉情况的观众告诉记者,矿上的人每天在井下工作的时间很长,他们升井后的休息时间很宝贵,哪里有时间去练习。“这个小伙子能把吉他弹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为了班组的集体荣誉,他升井后一个劲儿地练习,才有今天这样的表现。”
风险预控知识PK赛的选手也是由现场观众在两个班组中随机抽选出来的。比赛结束后,两个班组所在区(队)领导分别上台对两个班组的表现进行现场点评。比赛评委则现场评出两队的比赛成绩。“年轻”的一班暂时进入今年的“前六”。
舞台下的实战
舞台上的成绩能否真实地体现舞台下的实战水平?在朱仙庄矿工会主席宋新军看来,这完全是一回事,“风险预控管理实践竞赛只是全矿开展新班组建设活动的一个部分”。朱仙庄矿是突出矿井,号称井下水、火、瓦斯、煤尘、顶板、地压“六毒俱全”。
“前些年,尽管实施了很多安全管理的方法,但令人遗憾的是矿井安全管理的基础仍不牢固,安全管理的效果不好,安全周期较短。”宋新军说。
这其中,一个较为明显的原因是,班组管理方式传统,班组职工缺乏主动性。面对这种情况,矿领导班子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班组建设“12367”管理体系。在这个体系中,“2”指的是“两个目标”,即“职工人人都是管理者,干部是教练”。“6”则是指班组建设操作务实 “六个一”,即“人人都是一颗星、人人担当一责任、人人练就一绝活、人人都讲一小课、人人都有一案例、一年一个里程碑”。按照这套体系,个人的表现直接影响到班组的集体荣誉,而班组的集体荣誉则同样影响到个人的经济利益。
“职工原本封闭的心敞开了,许多职工把以前不愿意显露的绝活、绝技拿出来分享。”宋新军告诉记者,职工被认同、受激励,真正感受到自己是企业的主人,积极为工作想办法,出主意,积极参与班组活动,管理者成为教练,职工人人都是管理者的目标开始体现。
一个非常明显的成效是,员工与班组长之间的冲突一下子少了很多。此前,由于在派活的重与轻、工分的多与少等方面容易产生分歧,员工与班组长之间经常发生对抗。在新班组建设中,矿上采用了班组长轮值机制,每名职工都轮值几天班组长,主持班前例会,分配工作。通过换位思考,职工学会了站在管理干部的角度思考问题,干群关系融洽了很多。
同样的成效表现在职工被激发起来的工作热情上。“以前,矿上想申请集团公司 ‘五小’成果表彰却找不到申报的成果;现在各种成果很多,想申报容易多了。”宋新军说。
朱仙庄矿的班组建设引起了淮北市总工会的注意。淮北市总工会主席张香娥认为,朱仙庄矿的班组建设经验值得这个缘煤而建的城市里很多企业班组学习和借鉴。
6月12日的风险预控竞赛现场,张香娥召集了多家企业工会主席前来现场观摩。“直观上就能看出来,朱仙庄矿的班组变化很大。要借鉴他们的管理方式,更要学习他们的内涵。”张香娥说。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ibeizx.com/hbswh/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