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

《中国纪检监察报》刊发淮北市委书记肖超英署名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省淮北市委按照中央、省委要求,以强烈的担当意识,种好“责任田”,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为加快转型发展、建设精致淮北提供了坚强保证。

  坚持规范制度。一是优化制度设计。研究出台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办法》及 《检查考核暂行办法》,构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责任制落实体系,从制度层面厘清了党政领导班子、主要领导、班子成员的责任边界。二是细化分解责任。年初印发市直单位年度反腐倡廉主要工作任务分解意见,明确责任领导、主要责任单位、协同责任单位和工作目标、完成时限。三是推动考核创新。坚持市委常委带队,推行“定性定量相结合、年终与平时相统一”的考核方式,客观公正地评价工作实效,促进了主体责任具体化、规范化。

  坚持抓住关键。一是严明领导责任。成立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暨惩防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定期研究解决重大问题、有效防控廉政风险、协调推动重点任务;召开市委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集体谈话会,传递压力、压实责任,强化下级党委主要负责人“不抓党风廉政建设就是严重失职”的意识,要求定期报告履行主体责任的情况。二是选好用好干部。严把动议、民主推荐、考察、讨论决定、公示、试用等关口,切实选好干部、配好班子。加强干部监督管理,制定并落实市管干部提醒谈话、诫勉谈话和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等三个办法,扎实推进濉溪县全国从严管理干部示范点建设,探索运用干部监督信息加强领导干部日常监督。三是强化教育管理,注重利用身边案例教育身边人,去年以来,共召开5次廉政警示教育大会,通报案情、剖析原因;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建立任前廉政谈话和诫勉谈话制度,及时扯袖子。

  坚持以上率下。一是带头转变作风。对照“三严三实”要求,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紧紧咬住“四风”问题不放,扎实推进专项行动,建立制度机制,引导党员干部树立说到做到的诚信形象、说到干好的有为形象、干成事不出事的廉洁形象。积极开展中小学“条子生”、公务车“O”号牌等专项清理,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医疗、社保、征迁等突出问题,受到社会各界好评。二是带头廉洁自律。引导党委主要负责人模范遵守 《廉政准则》,2013年,市人大、政府、政协换届时,市四大班子成员及市法院、检察院主要领导签署严守换届纪律公开承诺书,带头抵制拉票贿选、买官卖官、跑官要官行为,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市委常委会又做出了带头廉洁自律等九项郑重承诺,将公开承诺范围扩大到所有市级党员领导干部,并请全市广大党员和群众监督,以廉洁从政的示范作用,推动责任制的贯彻落实。

  坚持有腐必惩。一是对腐败行为零容忍。去年以来,全市共立案256件,结案231件,其中县级干部17人,科级干部41人,移送司法机关31人,挽回直接经济损失2亿多元。二是发挥治本功能。针对近年来查处的房管、招投标、工程建设等领域违纪违法案件,帮助案发单位举一反三,完善20多项制度,有针对性地堵塞漏洞、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三是实行 “一案双查”。对不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导致发生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或不正之风长期滋长蔓延的地方、部门和单位,既严肃追究当事人责任,又坚决倒查追究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决不让纪律和制度成为纸老虎、稻草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ibeizx.com/hbswh/3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