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个医院能治疗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zd现实题材网络小说的“硬核”现象:
专业性与认识旨趣
陈进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网络文学评价体系建构研究》、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攻关研究类课题《网络小说文体研究》阶段性成果)
摘要:传统作家的写实能力难以应对日益专业化的现实世界。现实题材网络小说作者大多是行业专家,强调细节真实性与知识专业性,将这种真实与专业命名为“硬核”。“硬核”成为现实题材网络小说的圭臬,使得现代性理念表述的及物性大大增强。但过于沉迷“硬核”,也会造成小说意义世界与艺术价值的缺失。同时,读者对“硬核”的认识旨趣的功利性,意味着审美的萎缩。“硬核”本身是中性的、技术的,它并非必然与人文精神不容。今天的“硬核”现实题材网络小说不应仅满足于用“硬核”进行逼真的“画皮”,而应当对现实进行深度介入与“画骨”,在实证和想象之间做好权衡,在真实、专业地再现现实世界之外,还要进一步创造它的意义世界。关键词:网络小说;现实题材;专业性;及物性;人文精神新世纪以来的中国在经济、科技、文化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甚至不可思议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经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高铁等新经济形态、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深刻改变了现实世界。在主流现实主义文学里,我们很少看到这些题材的作品。他们的主题仍然集中在城乡文化差异、体制内部众生相、底层生活书写等领域。我们不禁要问,面对如此巨大的时代变迁,很多号称“做时代的记录者”的主流专业作家为什么处于一种缺席、失声的状态?当然,如果仅仅是“器物”层面的创新,那自然未必值得以文学作品来表现,但这些“器物”强烈影响甚至颠覆了传统的日常生活、思维模式,以及审美文化形态。讨论这种革新是否值得以文学来表现,显然成为伪命题。既然不是“不值得写”的问题,那很大程度上就是“写不了”的问题了。书写今天的现实,对作家写实能力的要求很高。今天社会发展呈现的必然趋势,是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对于传统作家来说,专业化一直是其短板。美国汉学家列文森指出,中国传统的文人、艺术家缺乏专业精神,“在他们从事人文科学的研究时,其职业寓于他们那任何没有专业化的职业之中。他们是全整意义上的‘业余爱好者’,和人文文化的娴雅的继承者。他们对进步没有兴趣,对科学没有嗜好,对商业没有同情,也缺乏对功利主义的偏爱。”[1]在传统的乡土文化背景中,这种“业余精神”总体上并不妨碍文学创作。古典文人即便出现悖离客观事实的作品,也能辩证地用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的关系进行解释。像苏东坡《赤壁赋》中的地理错误,并不妨碍这首词作成为千古名篇。但是今天的现实,和农耕时代的现实已成霄壤之别。农耕时代的现实是简单的、线性的、直接的,是由物成象,所蕴含的关系是价值的自然规律和商品规律。而今天的现实,用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里的观点来说,就是一种“超级现实”,“政治、社会、历史、经济等全部日常现实都吸收了超级现实主义的仿真维度”[2],它所依赖的是价值的结构规律。传统作家那种直接向现实事物取象的写作方式,在今天的“超级现实”面前,已经不是苏东坡《赤壁赋》中是否存在事实瑕疵的问题,而是是否能够理解与叙事的问题。旷新年先生认为,作者在文学中的表现,还远没有现实生活本身的精彩,现实世界远远超出作者认识世界的范围,作者已经远离了社会的核心知识,“今天的文学知识分子(创作主体)既不理解财富积聚的规模,也不明白今天财富形成的原理。……今天现实变得如此强大而又神秘,使作家的想象力相形见绌。”[3]在今天这个日益专业化、阶层分化且固化、行业壁垒森严的世界,传统的专业作家,由于知识结构的单一、实践领域的贫乏,在处理日益丰富且专业化的现实世界时,个体的经验难免捉襟见肘。过去那种政府下指令、专业作家出才华,无所不能写的创作模式,已经应对不了新的现实。如何书写新的现实?卡尔维诺在《美国讲稿》里说,“自从科学不再相信一般解释,不再信任非专业的、非专门的解释以来,文学面临的最大挑战便是能否把各种知识与规则网罗到一起,反映外部世界那多样而复杂的面貌。”[4]在网络文学那里,我们看到了应对这种挑战的一种趋势,即用带有专业性与知识性的“硬核”来提升写实能力。这一趋势及其所带来的影响,目前还没有得到学术界和批评界足够的重视。真实性与专业性的门槛近年来,现实题材网络小说大有蔚然兴起之势。网络小说过去那种玄幻、修真、仙侠、魔幻的整体风貌发生了很大改变。据欧阳友权先生主编的《中国网络文学年鉴()》中的一组数据显示,“第三届现实主义网络文学征文大赛公布获奖名单,本届大赛共有位作者参与征文比赛,创作现实题材作品累计达部”[5],足以说明现实题材创作的火爆。除了体量的庞大、基数的磅礴,可圈可点的优秀作品也不在少数,如《复兴之路》《大国重工》《朝阳警事》《规培医生》《中国铁路人》《网络英雄传》等,既在官方评奖中获得认可,也在读者的“流量投票”中大获全胜。和传统的现实题材小说相比,这些小说在题材领域开拓更加广泛,对时代脉搏把握更加紧密,对当下生活更具贴近感和鲜活感。比如,当前互联网正值短视频、直播、网红经济的风口,九个栗子的《直播之工匠大师》就迅速涉猎这一领域,将传统的雕刻工艺与当下最火热流行的网络直播、网红经济融合,既涉及到传统雕刻行业的诸多内幕,又讲述了最前沿的互联网传播模式。现实题材网络小说为什么能如此贴近时代?这和作者的身份有关。他们都不是科班出身、体制供养的专业作家,写作本身是业余行为,所写题材却来自他们的主业。比如,《网络英雄传》写到了互联网创业、黑客攻防,作者郭羽、刘波的主业就是企业家、投资人、互联网行业精英;《大国重工》围绕冶金、矿山、电力、海工等写国家如何发展重型装备工业,作者齐橙是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博士;《最后一个金融大鳄》写到了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下的清查整顿,作者邓荣栋是金融操盘手,曾供职于汇丰银行伦敦总部,归国后从事金融投资工作。这种“斜杠青年”的身份,反而有利于他们迈过日益专业化的门槛。在网络文学平台出现之前,“文学一向是离具体的‘实干家’很远,因为‘实干家’忙于现实的‘创业’,自然难有闲暇与余力来把自己的人生写成小说来出版。这正如鲁迅当年批评‘革命文学’一样,真正的革命者是无暇来思考文学的,凡从事‘革命文学’事业者也大抵离真正的革命会有相当的距离。”[6]简单来说,就是专业作家在写作之外没有专业,“实干家”有专业、有经验,但是在写作这个领域却是“野狐禅”。这的确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难题。前者可以写出很有技巧、但不真实的现实题材作品,后者可以写出很真实、但是技巧比较平庸的作品。在森严的文学期刊发表体系里,技巧平庸会直接导致“一票否决”。网络文学平台的出现,调和了这种矛盾。哈贝马斯认为,“印刷的出现使所有的人都可能成为潜在的读者,互联网的出现使所有的人都可能成为潜在的作者”[7]。大量“非专业”的作家通过网络文学平台直接发表自己的作品,使得他们一举跃过了期刊、出版社的严苛审稿与复杂流程。这种无门槛的发表平台,虽然无法对他们的文学才能、写作技巧进行甄别筛选,但极大地释放了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独特的人生经验。一些传统作家、体制内作家所不具备的金融、网络、创业知识与经验,通过网络平台化为网络小说作品。由专业性带来的真实性,是现实题材网络小说作者的核心优势所在。《当代》杂志主编孔令燕认为网络文学“应该向更垂直更细分的领域发展,比如发掘爱好写作的金融才子、企业高管,他们对于本行业的了解和描绘是专业作家不可比拟的。”[8]《网络英雄传》作者郭羽、刘波在获奖感言中称,“《网络英雄传》系列是一个正面强攻、与时代无限接近的作品,现实感、真实感、实战感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的”,“这些商业逻辑、商业运作都源自于我们的创业经历,和传统虚构的作家不一样,我们描绘的是一个真实的世界”,“从商数十年来,写一部我们亲历过的商战小说,一直是我们内心深处的一个关于文学的梦想”[9]。两位作者反复提到的“真实”其实是“细节真实”。传统的现实主义文学理论非常注重“细节真实”,恩格斯在致玛格丽特·哈克奈斯的信中就指出现实主义包括细节的真实。企及这种“细节真实”,他们的方法是“亲历”,这是一种无法替代的专业优势。用今天的网络词汇来说,就是“硬核”所在。在今天的现实主义文学理论建构中,“硬核”应该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概念。“硬核”是近年来网络上的高频词汇,经过不断衍生,应用于各种语境。一般认为,“硬核”这个概念,源于摇滚音乐的一种形式,后来引申出“面向核心受众,有一定难度和欣赏门槛的事物”或者“类似核心受众或高水平爱好者的行事风格”。“硬核”一词的另一个重要来源,是伊姆雷·拉卡托斯在《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中提出的“硬核——保护带”理论[10]。在这里,“硬核”被定义为一种科学理论中最具基础而不可颠覆的原理。借助拉卡托斯的理论,我们可以更容易理解“硬核”在文学中的意义。“硬核”最早进入文学领域,成为文学概念术语,源于科幻小说。科幻小说一般被分为软科幻与硬(核)科幻,“软科幻是借科幻之名叙当下之人事,硬科幻则更纯粹地试图以现有或可预见的科技作为支撑,去谈论未知时空下的某种可能”,详细的科学说明与技术勾勒,成为小说“叙事本身无可替代的推动条件”[11]。一旦抽离了这些科学说明与技术勾勒,整个小说叙事将面临无以为继的崩塌。比如,刘慈欣的长篇小说《三体》,里面就充满了诸多现代物理学知识,一旦抽离了这些知识,不但科学幻想失去根基,人物的矛盾也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下,科幻与现实的边界本来就比较模糊,昨天的科幻可能就成为今天的现实。故而,“硬核”理论又迁移到一些专业性很强的现实题材网络小说中。在铁路、航空、官场、商界等题材的小说中,要么行业壁垒导致信息神秘,要么知识专业导致进入困难,作者如果不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行业经验积累,则无法在细节上逼真。这种技术细节的详细勾勒,就是小说的“硬核”。比如同为写官场生活,王蒙的《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阎真的《沧浪之水》更多的是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ibeizx.com/hbsjt/12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