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

安徽省省级非遗传统技艺淮北香包


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香包,又有容臭、香袋、香囊、荷包等别名,是我国古代劳动妇女创造的一种民间刺绣工艺品,两千多年前,民间就有佩戴香囊以避除秽恶之气,确保自身健康的民俗。如今,香包的种类更加丰富,工艺水平和审美价值也逐步提升。被列入淮北市第四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的淮北香包布艺,就是传统香包制作工艺的一种。

淮北香包布艺

淮北香包的制作,主要是采用绸、缎、棉、麻等织物裁片,然后使用各种彩色丝线缝制,内部填充掺有香料的棉芯,最后加中国结和璎珞作为点缀。

香包制作工具

香包制作视频

它们可大可小,可以随身挂佩,也可以用于室内装饰;形制多种多样且寓意十分丰富,如寓意“福禄”的葫芦形香包,寓意“多子多福”的石榴形香包,寓意“平安”的宝瓶形香包等。种类和工艺虽然都在逐渐提升,但“驱恶辟邪、求吉祈福”,却一直是香包文化的重要主题。

在淮北地区,人们习惯在不同的节日与节气使用不同的香包,如立春制作三角形的“打春鸡”香包;端午制作“四角菱形”或“三角粽形”艾草、雄黄的药草包;立夏之后制作填充“白芷、丁香、金银花、薄荷”的防蚊香包;以及过年时特制的香囊等。

它们集结了传统香料配比、结艺、刺绣等手艺,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十分考验制作者的耐性与毅力,也从一个细微的角度,展现出了当地的民间风俗与审美情趣。

杨海玲,是淮北香包布艺代表性传承人,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淮北香包,她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改进香包的造型,尝试设计出更丰富多样的香包文创产品。如立春时节的“打春鸡”香包,不仅可以供孩子们佩戴在胳膊上祈福,还制作成了包挂、车挂等挂件的样式,增加了销售量的同时,也让“打春鸡”这一民间习俗得到进一步的宣传。

款式多样的香包

除了在样式上下功夫,杨海玲也在不断改进香料配方,努力拓宽香包在当代社会中的实用性,使淮北香包不再局限于传统时令香包的配方,可以成为耳环、项链等时尚单品,也可以成为家庭的芳香装饰物。通过互联网,淮北香包的传承人们,不断的和外地的手艺人学习交流;通过参加全国各类非遗展、旅游产品展、文创展等,淮北香包的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通过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更多的人体验到了制作香包的乐趣,加深了对香包文化的认知,积极参与到淮北香包的传承与创作中来。

责任编辑:草哥/本期总编:我是一只鱼/法律顾问亦文

文章/图片来源: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百度

合作联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ibeizx.com/hbsjt/1195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