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兴皖,造福江淮——29日上午,在引江济淮工程派河口泵站枢纽工地现场,随着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下达建设动员令,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水利工程正式破土动工,我国的版图中将新添一条平行于京杭大运河的南北水运“大动脉”。
人民网安徽频道在现场采访时得知,引江济淮工程以城乡供水和发展江淮航运为主,结合灌溉补水和改善巢湖及淮河水生态环境。除了给巢湖、淮河流域水环境治理引来“活水”外,更重要的是将为确保粮食安全、水安全作出巨大贡献。
整个工程估算总投资.71亿元(静态总投资.94亿元),由引江济巢、江淮沟通、江水北送三部分组成,输水线路总长公里。供水范围涉及皖、豫两省14市55县(市、区),总面积7.06万平方公里。
到年,引江水量将达到33亿多立方米,入淮水量21.36亿立方米,远期工程引江水量可扩大到43亿立方米。依托输水线路,还将建设长江至淮河Ⅲ级以上航道,其中,江淮沟通段为Ⅱ级航道。
引江济淮正式开工:投资超亿年“水到渠成”
另据新安晚报安徽网报道“安徽一号水利”的引江济淮工程召开开工动员大会,意味着这项安徽人期盼了50年之久的世纪工程正式启动。该工程估算总投资超过亿元,供水范围涉及我省12个市46个县(市、区),将形成连接长江、淮河两大流域的第二条水运通道,被称为安徽版“南水北调”。
力争年试运营
29日,省政府召开引江济淮工程开工动员大会,标志着引江济淮建设工程的正式启动,安徽人50年的梦想终于要成为现实。
据介绍,引江济淮工程估算总投资.71亿元,其中安徽省境内投资.04亿元。记者了解到,早在去年12月,位于合肥市蜀山区小庙镇的引江济淮试验段工程已经先期动工。
29日上午,在位于派河口大桥上游的施工现场,记者看到几台挖掘机正在热火朝天地工作着。“我们所处的位置就是派河口泵站枢纽,通过提升派河水位,减少河道开挖,既能增加输水能力又能满足航运需求。”省发改委副主任张天培告诉记者,引江济淮工程建设周期约6年,“先开工控制性工程,合理安排工期,到年基本实现试运营。”
沟通江淮水运通道
据介绍,引江济淮工程是国务院要求加快推进建设的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已纳入国务院批复的《长江流域综合规划》《淮河流域综合规划》《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年3月,国务院批准了该工程项目建议书。前不久,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引江济淮工程可研报告。
工程建成后,从长江下游引水,经巢湖,穿越江淮分水岭,向淮河中游地区补水,可解决沿淮、淮北地区及输水沿线工业和城乡生活供水不足问题,补充农业灌溉用水。部分输水渠段结合航道建设,将形成连接长江、淮河两大流域的第二条水运通道。依托输水线路,建设长江至淮河III级以上航道,其中江淮沟通段为II级航道。引江济淮工程的建设,将穿越皖江城市带、合肥都市圈和中原经济区三大区域,最终形成长江、淮河工字形连通平行于京杭运河的第二条南北水运大通道,千吨级船舶可以一路向南通过巢湖抵达长江。
另外,引江济淮工程还将实现长江与巢湖的水量交换,加快巢湖水体流动,提升湖区水环境容量,促进淮北地区地下水压采和退还被挤占的生态环境用水,具有显著的供水、航运、生态等综合效益,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供水滋润我省12市
引江济淮工程任务以城乡供水和发展江淮航运为主,结合灌溉补水和改善巢湖及淮河水生态环境。
引江济淮工程自安徽的引江口至河南商丘市,骨干输水线路长公里,利用沙颍河、涡河、淮水北调输水线路长公里,由引江济巢、江淮沟通、江水北送三大段落和枞阳、凤凰颈、庐江、兆河、白山、派河口、蜀山、东淝闸八大枢纽及余座大中型跨河建筑物等组成。
工程供水范围涉及我省亳州、阜阳、宿州、淮北、蚌埠、淮南、滁州、铜陵、合肥、马鞍山、芜湖、安庆12个市46个县(市、区),以及河南省周口、商丘2个市9个县(市、区),总面积7.06万平方公里,将有万人因此受益。
建成后,引江济淮工程年均调水43亿立方米,其中生态和工业用水占70%,其余为生态和航运用水。
另据新安晚报、安徽网报道,每年冬天,有近千只白头鹤等珍稀濒危鸟类,到菜子湖觅食繁衍。为保护它们的栖息生境,引江济淮工程对方案进行了调整,将专门增加约3.5亿元投资,进行西移航道、填筑隔堤、增加绿植,以降低噪音、保证湿地面积不减少。同时,还将在湖区布设候鸟跟踪观测站,开展生境修复示范研究。
主办:太湖县人民政府
承办:太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及运营:一网科技
白癜风治疗要花多少钱白癜风治疗要花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ibeizx.com/hbshj/9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