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过年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
你的汽车票、火车票、飞机票...
抢到手了吗?
春运是中国一大特色
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迁徙
每年的春节前夕都要上演
BBC拍摄了一组纪录片
《中国春节》
他们从北至南
从哈尔滨到香港
从都市到乡村
几乎跨越整个中国
满屏都是铺面而来的中国温情
满画面的中国传统文化魅影
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
令人落泪的团聚场面
超级唯美的画面
幽默起来也这么正经
片子记录下了中国人的“三观”
无论海外游子还是进城务工的新市民
无论乘飞机还是骑摩托车
他们不远万里、日夜兼程
为的是在除夕与家人吃上一餐团圆饭
这是中国人的家庭观
为帮助南来北往的回乡人顺利踏上归途
“小红帽”放弃了自己与家人团圆的机会
这是中国人的人生观
非遗传承人每次都穿上祖父的防护服
为了原汁原味地展示老手艺“打树花”
一个家族14代人的理想
都在这片刻的绚烂中绽放
这是中国人的价值观
第一集《回家》
讲述了分布在各地的中国人为了庆祝这个传统节日,通过火车、飞机、摩托车等不同方式回家过年的故事,传递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家”的概念。
第二集《团圆》
介绍了中国家庭在春节期间的风俗习惯,包饺子、贴春联、看春晚、放烟花、摆鲜花以及祈福等,通过照全家福等生动故事体现了中国人家庭的团圆和温暖。
第三集《欢庆》
将镜头从香港拉伸到查干湖,从北京的庙会到香港维多利亚港的焰火,体现了遍布中国大江南北的欢乐祥和的气氛,同时,还介绍了中国的饮食文化和舞龙舞狮等民俗文化。
这些画面中
埋藏着春节绵延数千年青春依旧的秘密
埋藏着当代中国人的情感密码
埋藏着独特却又与世界共鸣的东方价值
欢乐、和谐、共享、祈福、纳祥
在全球化的当下
解读“中国故事”
不仅是中国一方的期望
也是全世界的期待
当中国早已成为无法忽视的存在时
世界也渴望了解一个更真实的中国
看完纪录片
只想说一句话
↓↓↓
↓↓↓
身为安徽人
小编想大声呼吁
天下安徽人一!定!要!
要回安徽过年!
也许你们不是很清楚安徽过年有哪些习俗
不妨跟我一起,来看看安徽地市
那些热闹的年俗吧!
?
蚌埠
蚌埠有一个习俗,家家户户蒸大馍。年前蒸馍时,各家都会蒸上一个一尺方圆的饼,当地人把它叫做“团圆饼”。
(“团圆饼”)
饼一般会连续摞上三四层,上面用面粉捏一对小龙,预示着子女都能成龙成凤;饼上还会配以莲子、红枣等作为点缀,有早生贵子、红红火火之意。
蒸“团圆饼”时,小孩子是绝对不允许插手的,蒸好以后,要放在自家的粮囤上面,庆祝丰收的意思。
?
合肥
合肥人传统年夜饭有“和气菜”、“安乐菜”、“八宝菜”、蛋皮饺子、鸡、鱼这几样。
(蛋皮饺子)
年夜饭第一道菜就是“和气菜”。“和气菜”做法简单,豆腐果切丝,再加上肉丝、黄花菜、木耳等一起炒,寓意和和美美,一团和气。
?
宿州
在宿州,扁食成为了大年初一的早饭,素馅,主要以青菜、鸡蛋末作为原料,包制时随机放进一些硬币,一元、一角、五角等。扁食完工后,会有一个自愿“守岁”的家人照看。
初一早饭时,谁吃到包有硬币的扁食,就代表谁会在这一年里财运亨通,而且硬币面值越大,就证明赚的钱越多。
?
淮南
淮南寿县,大年三十那天全家谁也不准吃早饭和午饭,只允许吃一顿年夜饭。
并且在年夜饭里,必须有一道菜是鲜鱼,意味着年年有余。
大年三十、初一、初二、初三这4天不许重新开锅做饭,剩饭可以放在冰箱里,这也是淮南寿县当地过年的独有习俗。
?
阜阳
(阜阳生态园春节游园灯会)
在阜阳的一些乡村,人们过农历新年时,有一个自古沿袭下来的传统习俗。
(点红蜡烛)
即从大年三十晚上开始,直到新年的第一天,堂屋(客厅)中点燃两支红蜡烛,红蜡烛的中间摆上一些贡品,像鸡、鱼、肉等,而在这段时间中,红蜡烛绝对不许灭掉。
?
宣城
在宣城的一些县城,有把年夜饭称为“十碗八”的说法。“十碗八”就是指十个热菜,八个冷菜。每道菜都有特别的寓意,其中的讲究也非常多。
(“十碗八”)
“十碗”中第一道菜必须是鸡,而且是清炖整鸡,鸡头要对着家长,寓意大吉大利。最后一道菜上的是红烧鱼,也必须是整条鱼,寓意着年年有余。
(红烧鱼)
此外,必不可少的菜还有豆腐丸子,里面要配一些青菜。圆子寓意团圆,颜色上是青青(清清)白白,因为过去徽州男人过年之后就要出去做生意,所以特别注重为人处世的清白。
(豆腐丸子)
?
淮北
(杀年猪)
淮北人在喝完腊八粥之后,就要着手杀年猪了。
(用麦芽糖祭拜灶王爷)
之后到了腊月二十三,也就是祭拜灶王爷的时候,会用麦芽糖供奉,让其在天庭述职时候不要说人间的坏话(另一说是让他的嘴被麦芽糖粘住,说不了话)。
(“蚂蚱腿”、“饺叶子”)
到了腊月二十三,家里就开始做各种炸货了。主要的炸货有:“蚂蚱腿”、“饺叶子(焦叶子)”、炸藕条、炸丸子,还要蒸一些动物图案的花馍。这些炸物会做很多,可以让一大家子一直吃到年尾。
(花馍)
?
铜陵
铜陵人传统的年夜饭比较节俭质朴,主要是“三整三丸”,“三整”是指鸡、鸭和鱼,“三丸”分别是肉丸、鱼丸和豆腐丸。
(豆腐丸)
其中,碗头鱼,选择用鲢鱼,只烧半成熟,要等到正月十五当日烧熟吃掉,寓意年年有余。
(红烧鲢鱼)
大年初一,铜陵人选择开门比较早,第一个出门的人是家里的男性主人,拿出家里最好的东西摆在门口,并向过路行人作揖,这一习俗被称为“出天井”,之后便开始拜年了。
铜陵地区流行一种说法,即“初一不出门、初二回娘家、初三上下,七不出八不归。”初八之后人们可以正常活动了。
?
安庆
安庆人过年吃糖比较多。有“糖饼”、花生糖、芝麻糖、寸金糖,以及香酥甜脆的“欢团”,也叫“欢喜团”,即炒米糖。
(“糖饼”)
接待拜年客人也离不开炒米,以炆蛋泡炒米,或以鸡汤泡炒米,鸡汤泡炒米既是点心食品,还是一道安庆名菜。
(鸡汤泡炒米)
安庆人家春节家宴菜肴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春卷,一是十样菜。
(春卷)
安庆人把春卷皮子包馅料卷成筒状吃叫“春卷”,包馅料入油锅炸着吃则叫“春段”。
(春段)
用春卷包那丝丝缕缕的“十样菜”吃,“十样菜”以冬笋、胡萝卜等十多样素菜,细切成丝以油炒之,集合众多品类的素菜而成。
(春卷与十样菜)
除此之外,安庆城区人家过年吃春饼,八县及郊区人家春节吃发糕或年糕。
(发糕)
?
滁州
在滁州市全椒县,则流行着“走太平”的传统民俗,并已延续了近年。
(太平桥上“走太平”)
“走太平”时,全椒人都扶老携幼、倾家出动、从清晨到深夜,数十万人到太平桥上走一走,祈求新年平安健康。
(民间花灯队在“走太平”活动中表演“划旱船”)
?
池州
(炒“苞留”)
在早些年的池州,腊月二十左右就有过年的气氛了。每家都开始忙着炒“苞留”(玉米粒)、花生、做冻米糖,家境宽裕些的人家会做些芝麻糖和花生糖。“苞留”每家都炒,不过也只在临过年时才炒。
(冻米糖)
每到新春时节,在池州市许多山村和田间地头,都能观赏到古老而又神奇的傩祭及表演。
(傩祭)
(傩仪)
村庄家族祠堂中,鞭炮、锣鼓喧天,村民们戴上彩绘面具,举行庄重的傩仪。
(祭台)
并且跳起粗犷的傩舞,演着精彩的傩戏,蕴有驱邪纳福之意。
(傩舞)
?
六安
开门大发财,“元宝”滚进来,在六安一带被当地百姓演绎得活灵活现。
大年三十晚上十二点后,“守岁”的六安人都关上了大门。并且关上门后就不能再开了,即使外面有人敲门也不行,一直到年初一早上,烧上香,燃了烛,再开门放炮。
在这段时间内,当地一些人将平时用黄土捏成的假元宝放到大门的门槛上。年初一早上,主人发现之后,会将这个“元宝”恭恭敬敬地放到香案上。
(黄土捏成的“元宝”)
但是这个“元宝”也不是白送的,正月十五后,送“元宝”的人会挨家挨户讨“吉利钱”。
?
亳州
(屠苏酒)
在亳州,到了春节,家家户户都饮屠苏酒,以防在新的一年生灾害病。
(蒸米粉肉)
会吃蒸米粉肉、合碗肉、炸圆子、擀芝麻片、杠子糖、骨皮胶、雪里蕻、米花糖等。在大年三十那天,会贴春联、贴窗花、贴年画。
(杠子糖)
亳州人还认为过年就是鬼来之日,因此除夕的晚上门前放木棍,称为拦门棍,当然,“拦门棍”最好是桃木的,没有桃木用其他代替也行。
(拦门棍)
门头一边插一个用高粱杆做的响棒,称为打鬼棒,以防“野鬼”进家,同时也把祖先带来的财宝留在家里以求年年平安。
(高粱杆)
想去池州看傩祭表演
想去宣城吃年夜饭
想去滁州在太平桥上从清晨走到深夜
……
你想去哪个?
综合环球时报、中新网、新华网、人民日报新闻客户端、安徽省旅游政务网
更多要闻
在安徽,“剁手”最强的是铜陵人,AA最多的是芜湖人
人在归途,看世界各国的疯狂“春运”
小岗村的选举见闻
时局丨年欧洲或将面临更大“政治海啸”?
安徽发布大雾橙色预警,熟悉的建筑去哪儿了?注意!这十大雾霾谣言不可信
监制/李亮赵莉
编辑/倪盈盈
北京治疗白癜风技术最好的医院盖百霖在哪些药店出售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ibeizx.com/hbshj/9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