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
21日
今天是冬至,您对冬至知多少呢?别急,看看今天的微课堂,让孩子可以听爸妈讲那冬至的事情……
今天就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冬至了,说到冬至节,可能不是每个孩子都知道。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太快了,一些隆重温馨,丰富有意义的传统节日、习俗正在被人们淡忘和简化。但其实,只要我们去留意,就会发现不朽的文明始终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就在今年的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示了她赋予农耕文明的“时间智慧”。
而传承文明,陶冶情操,一直是我们希望给予孩子的教育。今天就让我们借着这个契机,给孩子上一节生动有趣的生活知识课吧!
※节气
二十四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用于指导农业耕种。
二十四节气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逢六二一,下半年逢八二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二天。
※冬至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冬天真正来临的日子。冬至是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古人认为自冬至起,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天地阳气开始兴做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也是从冬至之日起,就进入了“数九”,俗称“交九”,以后每九天为一个单位,谓之“九”,过了九个“九”,刚好八十一天,即为“出九”,那时就春暖花开了。
汉族民间广为流传的冬至“九九消寒歌”,俗称“九九歌”“数九歌”,生动形象地记录了冬至到来年春分之间的气候、物候变化情况,同时也表述了农事活动的一些规律。
《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
八九燕来,
九九加一九,
耕牛遍地走。
※冬至的美食习俗
中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
人们还会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北方——吃水饺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语说:“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相传是医圣张仲景告老还乡时看到受冻的百姓,便叫其弟子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形成了习俗。
match
江南——赤豆糯米饭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宁波——番薯汤果
在宁波的传统习俗中,番薯汤果是冬至必吃的美食之一。“番”和“翻”同音,在宁波人的理解中,冬至吃番薯,就是将过去一年的霉运全部“翻”过去。汤果,跟汤团类似,但个头要小得多,而且里面没有馅。汤果也被叫做圆子,取其“团圆”、“圆满”之意。
苏州——吃馄饨忆西施
相传吴越春秋一宴上,吃腻了山珍海味的吴王没胃口,美女西施就进御厨房包出一种畚箕式点心献给吴王。吴王一口气吃了一大碗,连声问道:“此为何种点心,如此鲜美?”西施想:这昏君浑浑噩噩混沌不开,便随口应道:“混沌。”为了纪念西施的智慧和创造,苏州人便把它定为冬至节的应景美食。
北京白癜风哪个医院最好白癜风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ibeizx.com/hbshj/6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