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

穿越数十年前的濉溪石板街,总有一张打动你


老照片是时光凝结的缩影

它记载着濉溪的社会的变迁

那些湮没在风雷激荡中的瞬间

更记录着多少青春的豪情壮志

让我们一同翻开那一幕幕回忆

濉溪古城俗称“濉溪口”,现位于濉溪县与淮北市交界处,成型于明代,盛名于濉溪酒业的发达。

万历十四年(公元年)濉溪口人民在古濉河畔的居民区四周挖深壕,设栅门,系吊桥,筑水圩,并引濉水到城四周,既有安居之利,又有防火之功。

光绪十二年(年)濉溪口官民废古土城,设圩务局筹款备料,开始筑墙砖,同时建设东西南北4座城门和城楼、阁楼。至年,濉溪城墙修建完毕。

清朝晚期,濉溪古城内已有72家酒坊争雄的局面。来自上海、杭州、无锡等地的粮商、酒商云集于此。濉溪不仅商贾汇聚,当地农民也兼营贩运,篓背、桶装,把濉溪所产物品销往四面八方。

在民国10年(年),由濉溪的著名酒坊大鳄周俊哲倡导,开始建设石板街。石板街全长一千多米,采用超过块青石铺就,此项工程浩大,动用民工千余人,牛车数百辆,石料上万方,历时数月全面铺成。沿街的商铺,飞檐立柱,雕龙画栋、砖墙青瓦、楼宇高低交错,参差不一,但有条不紊。层次井然,古朴典雅。

抗战时期,濉溪古城遭日寇炮火的轰炸,数百间民房被焚烧,不少当地百姓被日军残杀。为躲避战乱,濉溪古城内的一大批百年老字号商贾,被迫迁移到蚌埠、南京、重庆等地。

而更大一场浩劫发生在解放战役期间,位于战略要地的濉溪古城屡次遭到国民党飞机、大炮的狂轰滥炸,城楼、城墙、阁楼、牌坊、庙宇、仲子祠等等一大批古建筑因持续性的炮火轰炸,导致破损严重而被推倒。

坚强不屈的濉溪人民不畏艰难,从粮食弹药的接济、医疗救护等方面为解放军作战的胜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为赢取淮海战役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现存的中心地段石板街总长米,保存着明清时期原有的古朴风貌,青石街面、八条巷道、店铺作坊、院落住宅至今保持完好,与关帝庙巷、平安里巷、典当巷、南阁巷、水巷、干巷、关帝庙巷、盐店巷等交错。其中,石板街东段多米为被战火洗礼过的碎石板路。

石板街:淮北市重点文物保护

石板街历经沧桑,见证了濉溪古城的历史变迁,直到上世纪90年代都是皖北地区的富庶之地。

记忆中的石板街,总是特别的热闹,白天充斥着银匠叮叮咣咣打银的声音,还有沿街叫卖的货郎,更多地是与你擦肩而过的兴奋的孩子们。

记忆中的石板街,晚上街头的饮食摊子会摆上一把大壶,外面用棉布包着用作保温,壶内有做好的油茶。一碗油茶总少不了搭配几个水煎包。

记忆中的石板街,木房子,幽深的巷道。有些墙上还有革命标语,带着浓厚的时代印记。民国建筑风格的房屋古朴而又老旧。

一座城市如果没有老街,就好比历史行走到这里突然停下了脚步,没有了温暖的市井烟火气息,也等于断掉了城市的文脉之根。

濉溪古城在新时代幻羽新生

数十载影像记录

娓娓道来古城的沧桑与巨变

让我们在一页页温馨的老照片里

重温那一段质朴而纯真的青春时光。

您有保留濉溪石板街的老照片吗,不妨在评论区跟大家一起来分享下吧!

版权声明: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ibeizx.com/hbshj/1570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