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比较好的医院 http://www.xfhjyj.com/m/?提示:点击上方淮北文旅体↑免费订阅
淮北有民谣说
面糊灯,面糊灯,老爷起来嗑花生
正月十五捏面灯
是咱淮北人最具特色闹元宵的方式
今天,一起来看看咱淮北
过元宵节都有哪些习俗吧
点面灯
面灯也叫面盏,淮北有正月十五蒸面灯的习俗,这一天,各家各户的女性成员会把家中所有成员的属相和龙、大雁、青蛙等物,用和好的白面或豆面捏出来,再捏出一些面灯,一起放到锅里蒸熟。
正月十五晚上,在面灯里加上香油和线捻,点着后把全家人身体上下前后都扫过一遍,再端到屋里院内各处照一下,据说可以避邪。
边缘上有十二个凹处的花灯,代表着一年的十二个月份,在某处做上记号,算作正月依次类推,出锅后哪个凹处内存的水较多,就代表这个月降雨较多。
正月十五还要蒸大雁,等正月十六回娘家,要给父母带过去,表达祝福与孝敬。
盘龙形的面灯放在粮囤上,意味着五谷满仓。而且必须要等到二月二龙抬头之日才可食用。
鸡形的面灯放在鸡窝上,意味着家禽兴旺。最主要的要为灶爷点盏灯,意在敬天、敬神。
到了晚上,家家都在形如火柴杆的稻草上缠少许棉花,扎入面灯碗底,倒上棉油或香油,点燃。即点即食,谁的属相是什么就吃什么样的面灯。
面灯点完,可别吃的太饱哦
咱的元宵正在锅里咕咚着呢
吃元宵
吃元宵是元宵节的饮食风俗。元宵俗称“圆子”“团子”“汤团”“糖元”,取其圆形,寓意合家团圆、幸福美满。
淮北农村很少吃元宵,元宵节晚上本地多包些水饺或者烧些米汤,吃面灯,面头等。
咱淮北的元宵制作遵循了北方传统,先把馅儿做好,然后把馅儿放在盛有糯米面的大笸箩里来回摇(现在是用机器),摇到馅儿的外面滚上一层厚厚的糯米外衣为止。
面灯蒸过、点过、吃过
滚滚的元宵也早已下肚
提个花灯出门转转去吧
赏花灯
中国民间自古就有“元宵节前挑花灯”的习俗,元宵一到,灯笼走俏。花灯有手工糊灯,也有从集市买的灯。
花灯是汉民族数千年来重要的娱乐文化,它酬神娱人,既有“傩戏”酬神的功能,又有娱人娱乐的价值,现代社会多于春节、元宵等节日悬挂,为佳节喜日增光添彩,祈求平安。
小编儿时的元宵节,总是会缠上爸妈,买一个花灯,在天未黑之前提着花灯走向相山公园,因为那里还有更多好看的花灯在等着我呢。
还有一个咱淮北的元宵习俗
小编也是今天才知道
大家猜到是什么了不
放风筝
早些年,淮北地区特别盛行放风筝,每到寒假正值农闲,孩子们又值假期,大人小孩携手扎风筝,放风筝。
主要就是从正月初一过年到正月结束整个一个月,元宵节是春节的一个主要节日,农村文化活动少,主要是放风筝。
有的民间巧手还在风筝上装了一种自制哨子。风筝迎风而起,响哨如鸣,嗡嗡作响,犹如飞机翔空。此时乡间麦苗尚未返青,男女老少可以任意在田间奔跑、追逐,无意中却锻炼了身体,真是旷野天低。等到二月麦苗拔节,孩子们也该上学了,就不能天天放风筝了。
这么多丰富的习俗
和咱老一辈的手艺
大家可不能忘了哦
小编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ibeizx.com/hbsjt/12523.html